16、前期上市文件准备中,企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法律瑕疵、财务审计、同业竞争、关联交易。
17、什么样的法律瑕疵会影响上市结果?
经营资质、土地房产证等各方面的问题都会有影响。违规方面比较严重的是公司高管或控股股东诚信出了问题,比如诈骗、涉及刑事案件。
18、财务审计过关与否,关乎上市与否?
中国企业基本上没有企业财务特别规范的。但不是说上不了市,而是要做一些财务调整,报表结果可能会和管理报表有些差异。
对于大公司来说问题不大,小公司刚过上市标准线的风险会大一些。
另外,五险一金未足额交的比较普遍,这个虽不会构成上市障碍,但要做一些工作。
19、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呢?
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是香港市场不能碰的红线。
如果控股股东旗下有多家公司存在同业竞争的情况,是上不了市的。你可以跟交易所周旋,但获胜的机会不大。
最直接的处理方法,要么关掉卖掉,要么把造成同业竞争的部分放到上市公司里来。
关联交易的前提是理由合理、价格公允,符合市场规则,比例不能过高。
因为这有可能涉及为上市公司输送利润、为股东抽血。并且,关联交易比例较大,公司会被质疑缺乏独立运营的能力。
20、审计、提交上市申请之后,就到了回答问题的阶段。这一阶段主要情况是?
第一步是书面传递,轮次不一定,主要由中介机构应对。
提交申请表后,香港证监会和交易所会针对上市材料进行提问,涉及较广,法律、业务、财务等方面,他们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都会让你补充披露。
负责的工作组觉得企业过关,会安排聆讯,相当于A股的发审会,一般是每周四的下午。公司高管和投行的人将当面与上市委员会委员交流。聆讯过了,就可以准备发行。
21、发行阶段,怎么做路演效果会好?
投行会准备材料、安排会议,并对管理层进行系统培训。
传统香港的机构投资者都是国际大基金。2006、2007年去香港上市的公司,路演很辛苦,有几个地方必须去:伦敦、法兰克福、爱丁堡、纽约、新加坡。这几个地方分布着大基金的总部。
这几年跨境资本流动放开,如果公司发行规模不大,只要国内资本支持就足够,主要精力在香港本地、深圳、上海,顶多去一趟新加坡。
另外,国内投资者成为投资主体,对于中国本土业务模式的理解比较深,路演中的沟通会更顺畅。
22、怎样确保有足够的机构投资者认购股份?
如果公司质量不错,选择投行时,要选销售能力强的,投行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。
23、销售能力比较强的投行有哪些?
传统的欧资美资行都还不错。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如果公司发行规模大,找他们相对保险。因为在路演最后一天,如果公司还差一个几千万的大单,大行就会发挥作用。
24、如果是小规模的发售呢?
建议找中资行或者第二梯队的投行,他们会投入很大资源去做。
另外香港分两部分,一部分是国际配售,一部分是公开发售。零售这部分除了传统的大行外,像现在的海通也很有实力。因为他们在香港网点较多,吸引零售投资者能力较强。
25、公司质量一般,怎样销售自己的股票?
公司本身刚够上市标准,行业也不是那么sexy,投行在股票销售上的作用有限。那就需要公司自己也积极寻找投资者认购股票。
26、这样做会有什么副作用?
如果公司股票大部分掌握在中小投资者手中会有一些短线行为,那么当你的股价出现问题,在后市维护股价时就很吃力。
而且因为流通市值较低,留在市场上的股票会面临一个风险——用很少的资金就能影响股价。
27、现在政策上针对小盘股的这类情况有什么监管措施的变化吗?
今年2月份修订了上市规则。以前创业板没有公开发售的强制要求,现在和主板一样,要求分两个部分,90%的国际配售、10%的零售。
交易所会对配售投资者名单进行严格审核,保证其具备合适的资质;同时公开发售的规定也要求公司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,被公开市场认可。
28、去香港上市,有最佳时间窗口吗?
圣诞节前,春节前和6、7月这几段时间是发行高峰,因为假期比较少。要避开8月份,大机构的基金经理那时都在休假,基本上找不到人。
29、对新三板公司决定去港股,有什么建议?
香港上市是一件大事,切不可从监管的层面考虑,而应从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考虑。
上市筹备从启动到结束,需要很多时间和金钱成本,不宜去赌政策预期。因为监管不可预测,一时一变。(完)
我们境外上市国际律师联盟自2016年11月成立以来,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境外上市,在以澳洲上市为主取得成功经验后,开始启动香港、美国、欧盟等境外上市业务,其独特做法(优惠自行承担上市辅导费用和代垫所有的辅导费)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,想去境外上市的企业(条件低、时间短、费用少、影响大)可以联系我们,我们境外上市国际律师联盟在全国各地和海外设有分会,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