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:18689201788

境外上市国际律师联盟

境外上市国际律师联盟

关于我们
联盟简介详细了解联盟消息介绍
联系我们遇到法律问题时请联系我们
境外上市国际律师联盟

想去香港上市,你必须知道的事(一)

       据了解,有很多公司的董事长,将目光锁定香港市场。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海外上市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,且相较于美股,港股更适合国内企业。

       新三板已经有不少公司想摘牌,去海外上市。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才适合去香港市场?决定去香港上市需要准备哪些工作?又要注意什么?

 

1、去香港IPO的成本大概是多少?

       创业板要求的最低市值是1.5亿港元,发行30%就是4500万港元。这4500万的融资额,是公司拿到的钱。但你要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,除承销费外,大概需要3000万港元。

       主要的中介机构包括保荐人、审计师、2家中国律师和2家香港律师,中国律师收费在100万到180万之间。香港律师,较低地在400万左右,贵一些的可达100万美元。

       审计收费300万左右,保荐费大概在500万上下。

   投行赚的承销费就是发行规模的3%到4%,其中主板发行有谈到2%、2.5%的,但那是大项目。

2、花了钱去香港IPO成功的概率呢?

   去香港IPO,审批这一关很好过。只要你符合那些条条框框的标准,香港证监会和交易所不会多加阻拦。

  难点在于发行。在股票的机构配售和零售上,一旦销售不足额,则发行失败。也就是说,你要搞定投资者,收集足够的订单。

3、去香港上市的优越性在于?

       时间表更明确,二次融资更加方便,相较于A股有更强的确定性。

4、二次融资是否方便?

  香港的二次融资在手续上很方便。香港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获得一个一般性授权,在总股本规模的20%以内的增发,董事会通过即可。

  只要和投资者谈好,某一天闭市之后,做一些手续,最快一个多小时钱就可以到账,非常快。

5、比较明确的时间表和流程是怎样的?

     总体来讲,7至10个月即可挂牌上市。主要的时间会花在前期的准备。审计、上市文件的准备,大概要4个月;正式提交上市申请表后,回答问题的阶段要经历3个月(准备充分的现在估计2个月即可);最后进行路演接受投资者订单1至1.5个月。

6、去香港上市有什么弊端呢?

       通常公司不太适应的是监管更严,甚至比A股还严。上市之后很累。和新三板相比,港股信披等方面更严格。主板,每半年要出一个报表。创业板每季度要出一个报表。并且公司随时要跟交易所、机构投资者保持顺畅的沟通,对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也有严格要求。

       新三板现在从正规性上还略差一点,很多中介机构的三板团队,尺度会比较宽。但港股市场的中介机构有一点小问题都不敢放。

       一旦出了问题,在国内通常是市场禁入、罚款,而香港严重的是刑事责任,要坐牢。

7、对公司来说,出了问题的严重性?

       严重的话会责令退市、冻结资金、赔偿投资者损失。投资者也有可能会将公司告上法庭。香港法制健全,最好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冒险。

 

8、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去港股?

       从行业的角度来讲,香港市场更青睐基础设施、大消费等传统概念。一些连锁业态的公司、房地产、水务公司,以前在香港上市的很多。近几年新经济兴起后,香港也在寻求变革,吸引互联网公司。

       从财务的角度来讲,盈利门槛是最常用的。主板要求公司有三年的营业期,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净利润加起来要达到3000万港元,最后一年要达到2000万港元。

       创业板要求公司最近两个财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(不考虑营运资本变动的调整)在3000万港元以上。

9、怎样从自身发展需要考虑是否去上港股?

  如果要做国际业务、海外并购,或将来想融资更方便,可以考虑香港。作为国际资本市场,公司有可能会接触到国际上的商业机会,对品牌形象加分很高。

    但如果你就想IPO这一把融一大笔钱,那可能还是A股估值更高,并且讲故事更方便。

10、港股的估值情况?

  总体来说,香港的平均市盈率比A股低不少。但某几个行业可能差距不大,比如医疗和消费品。

  如果未来成长性很好,投资者可能会给的价格高一点。公司年初上市,市场会用这一年的预测净利润来乘以市盈率给你估值;年尾上市,可以用第二年预测净利润。只要你有合理的理由说明业绩保障,投资者也会买单。

11、港股IPO难点在发行,怎么判断,自己的公司投资者会不会买单?

     公司越大,去香港议价的能力会越强,投资者也会越喜欢。

  首先,香港80~90%的出资方都是机构,零售很少。而各家机构都有自己的门槛。基本上,发行规模1亿美元以上叫中型股本,才会到吸引大的基金,低于这个线,就会很困难。

       如果预计自己的发行规模为1亿美元,按照25%发行,就是4亿美元市值,接近30亿人民币。

   现在可能门槛更高,市值在40亿港元以下的,大型基金都不太会关注。

12、那小公司呢?

       小公司要闯过上市这一关就很难;同时也不能指望上市能拿到多少钱,因为成本在那摆着,后市表现还需要未来业绩支撑以及充分的投资者沟通。

 

13、创业板、主板如何选择?

       香港资本市场主力是主板。创业板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,但投资者关注度不高,融资也很吃力。只要有机会,企业还是会转主板。

14、创业板转主板的形势如何?

       要做好心理准备,转主板还是要花同样的钱和精力,与重走一遍上市流程无异。

15、还没有出来的创新板,会适合新三板公司吗?

       现在创新板的规则还没有明确。从设计思路上来看,它也不是一个小公司的天堂。

       因为香港比较保守,对于高科技、高风险公司,希望能有一个"筛子",筛出体量较大、行业地位高的公司。创新初板可能会更像新三板。